大力弘扬苏区革命传统(光辉旗帜·伟大道路)

时间: 2023-11-24 00:35:32 |   作者: kaiyun官方网站手机网

  80年前,以同志为代表的中国人在以江西瑞金为中心的赣南、闽西大地上,开辟了中央革命根据地(简称中央苏区),成立了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进行了波澜壮阔、艰苦卓绝的苏区革命斗争,培育形成了苏区优良革命传统。2003年8月,同志在视察赣南时深情地指出:“革命前辈们在艰苦卓绝的革命斗争中培育起来的革命精神和优良传统,对我们坚定信念、鼓舞斗志、做好工作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永远是我们在前进道路上战胜各种困难和风险、不断夺取新胜利的强大精神力量。”在新的发展阶段,大力弘扬苏区革命传统,对于全方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前进,具备极其重大意义。

  在中国历史上和中国革命史上,中央苏区有着非常非常重要的地位和作用。、朱德、周恩来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带领苏区党员干部、红军官兵和人民群众,在开辟革命根据地、建立红色政权、探索革命道路的斗争中,培育形成了坚持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以无产阶级思想建党建军、真心实意为群众谋利益、建设真正的廉洁政府、创造第一等工作等优良革命传统。在此后革命、建设、改革的各个历史时期,苏区革命传统得到继承、丰富和发展,是我们党十分宝贵的精神财富,是我们党从小到大、由弱变强,不断走向胜利的重要法宝。

  苏区革命传统是中国人革命精神特质的集中体现。苏区时期是中国处于革命环境最艰难、斗争形势最险恶、挫折曲折最频繁的时期。千千万万革命前辈和先烈在血与火的洗礼中,用生命和鲜血铸就了优良革命传统,集中体现为:星火燎原、信念坚定,求真务实、开拓进取,执政为民、争创第一,艰苦奋斗、廉洁奉公,无私奉献、不怕牺牲。它是井冈山精神的传承和发展,也是长征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的重要内涵,是我们党伟大精神宝库的重要组成部分。苏区革命传统既蕴涵了中国人革命精神的共性,又凸显了苏区时期具有原创意义的特色和个性,是中国人政治本色和精神特质的集中体现,是中华民族精神在特定历史时期的高度升华,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内容。

  苏区革命传统是马克思主义基础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光辉典范。以同志为代表的中国人在艰苦复杂的中国革命实践中,在同当时党内盛行的把马克思主义教条化等“左”倾错误的斗争中认识到:一定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基础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在实践中坚持、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在领导中央苏区进行革命探索的实践中,以同志为代表的中国人从中国革命实际出发,深入调查研究,反对“本本主义”,逐步找到了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正确革命道路;明白准确地提出了用无产阶级思想建党建军的原则,创造性地解决了在中国革命实际条件下党和军队建设的根本性问题,创造性地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指导中国革命不断走向胜利。中央苏区是中国形成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理论的重要阶段,是思想、党的实事求是思想路线和 “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批评与自我批评”三大优良作风的主要发源地,是中国造就大批治国安邦栋梁之才的实践基地。以同志为代表的中国人领导苏区革命斗争和根据地建设的伟大实践,成为中国治党治军、治国安民的伟大预演。

  苏区革命传统是党的事业不断取得胜利的力量源泉。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党的力量源泉和胜利之本。在以赣南为主体的中央苏区,中国实现了局部执政,建立了苏维埃民主制度,苏区群众享有广泛民主权利,在政治上翻身做主人;打土豪、分田地,广大农民获得赖以生存的土地,在经济上摆脱了受压迫受剥削的境地;苏区干部从一切细小的事情做起,处处关心群众生活,注意解决群众的实际困难。党和苏维埃政府真心实意为人民群众谋利益,使人民群众真心实意地拥护党、拥护革命、拥护苏维埃、拥护红军,把革命当作无上光荣的事业,坚定不移地跟党走,自觉自愿地把一切献给革命。当时的赣南苏区,处处洋溢着“扩红参战”、“拥护苏维埃”的革命激情。只有240万人口的赣南苏区,参加红军达33万余人,参战支前60余万人,有名有姓的烈士10.8万人。赣南人民为中国革命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和巨大牺牲。同时,苏区的党和红军,以一切相信群众、为了群众、依靠群众和动员组织群众的群众路线,成功开辟了中国工农武装革命的崭新局面。

  作为苏区革命传统的主要发源地,苏区革命传统早已深深地镌刻在赣州广大干部群众心中。苏区革命传统不仅是党领导人民取得革命胜利的重要法宝,也是赣州人民谱写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新篇章的精神力量。在新形势下,我们肯定要大力弘扬苏区革命传统,坚定理想信念,强化宗旨观念,永葆政治本色,努力争创新时期“第一等工作”。

  坚定理想信念,增强革命老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信心决心。坚定的理想信念是苏区革命传统的灵魂。当年,面对敌人的重兵“围剿”封锁,苏区军民怀着“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信念,坚信中国革命必然胜利,战胜各种艰难困苦,前仆后继,奋勇向前。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赣州人民大力发扬苏区革命传统,励精图治,艰苦创业,推动经济社会取得长足发展。但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赣州后发展、欠发达的基本市情没有根本改变,与全国、全省同步迈入全面小康社会的任务相当艰巨。我们要像当年苏区军民一样,坚定理想信念,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强烈的事业心、使命感和饱满的工作热情,加快革命老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步伐。紧紧抓住科学发展这个主题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这条主线,牢固树立发展为先、生态为重、创新为魂、民生为本的理念,增强发展信心,抢抓发展机遇,主动迎接挑战,努力建设创业、宜居、平安、生态、幸福赣州。

  勇于开拓进取,探索加快发展、转型发展新路子。勇于探索、开拓进取是苏区革命传统的鲜明特征。苏区时期,中国人建立革命根据地、开展治国安民的伟大实践,没有现成模式,更没有现成经验,但他们敢于冲破教条主义束缚,勇于探索,锐意创新,创造了苏区“第一等工作”。“十二五”时期,赣州要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闯出一条欠发达地区加快发展、转型发展的新路,尤其需要保持锐意进取的干劲、攻坚克难的拼劲和咬定青山不放松的韧劲,以敢闯敢试、敢为人先的胆识,发愤图强、昂扬向上的斗志,模范带头、争创一流的作风,肯干事、扛难事、干成事,努力争创新时期“第一等工作”。围绕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这条主线,大力实施“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生态化”战略,努力把赣州打造成赣粤闽湘四省通衢的现代化中心城市和区域性综合交通枢纽、区域性金融中心,打造成江西绿色崛起的重要一翼和生态经济、生态文明示范区,打造成全国重要的钨产业、稀土产业战略基地和世界最大的优质脐橙产业基地,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提速、提质、提效,实现发展规模、发展层次、发展水平的新跨越。

  强化宗旨观念,让人民群众过上更加幸福、更有尊严的生活。真心实意为群众谋利益是苏区革命传统的核心内涵。当年,苏区干部“真心实意为群众谋利益”,“夜打灯笼”走遍千家万户,从土地、劳动问题到柴米油盐问题,关心群众生活的点点滴滴,千方百计解决群众生产生活中的困难和问题,得到了广大群众的真心拥护。在新形势下,“真心实意为群众谋利益”仍然是我们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我们的工作只有做到人民心上,党和政府的形象才能立在人民心中。弘扬苏区革命传统,就要以“苏区干部”为楷模,顺应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做好新形势下的群众工作,着力解决城镇和乡村居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品质和幸福指数,让人民群众生活得更有尊严、更加幸福。赣州市在农村深入开展“送政策、送温暖、送服务”活动,在城区深入开展“治脏、治乱、治堵”活动,整合资源、集中力量办好就业、教育、医疗、住房、扶贫等民生实事,真正服务群众、造福群众,广大群众赞叹“苏区干部”又回来了。

  永葆政治本色,弘扬艰苦奋斗、廉洁奉公的优良作风。艰苦奋斗、廉洁奉公是苏区革命传统的重要内容,也是我们党的政治本色。当年,由于敌人残酷的军事“围剿”和严密的经济封锁,中央苏区物资严重匮乏,生活极其艰苦,但苏区军民没有怨言、没有灰心,苏区干部与人民群众一道“有盐同咸,无盐同淡”,始终保持高昂的斗志和奋勇向前的革命精神。今天,虽然经济发展了、条件改善了,我们不必靠“红米饭、南瓜汤”维持生活,无须“日着草鞋”、“夜打灯笼”开展工作,但当年与民同苦、公仆本色的精神不能忘,艰苦奋斗、廉洁奉公的政治本色不能丢。特别是赣州仍然是一个欠发达地区,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水平还不高,人民生活还不富裕,实现加快发展、转型发展还面临许多困难,我们一定要从始至终保持苏区时期那么一股革命干劲和勤俭节约之风,始终秉承革命先辈艰苦奋斗、廉洁奉公的优秀品质,自觉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保持人的蓬勃朝气、昂扬锐气和浩然正气,永葆人的政治本色。

返回